自今年3月起,重庆市璧山区金剑小学创新推行“高校参与小学特色教育”(简称“高参小社团课程”),以“启迪智慧、传承文化、探索科技”为宗旨,为全校学生精心打造了播音主持、航模、编程、无人机、非遗文化、美术等六大主题社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色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多元潜能,更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学中学、玩中学”的成长热潮。
户外实践课。金剑小学供图
走进金剑小学,课后校园俨然成为综合素质培养的“梦幻实验室”。在播音主持社团,孩子们通过情景模拟、朗诵比赛等活动,从怯场小萌新蜕变为自信小主播;航模与无人机社团的操场上,少年们操控着亲手组装的飞行器完成高空悬停、八字飞行等动作,将科技理论转化为指尖上的实践;编程教室里,拼接“小创客”们用设计智能装置,提前叩开人工智能大门。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场景同样引人注目。非遗课堂上,青花瓷、簪花等非遗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孩子们在勾勒描摹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美术社团则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写生创作,让艺术灵感在自然中生根发芽。
美术作品。金剑小学供图
“以前觉得科技离小学生很远,现在发现只要搭好成长脚手架,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探索者。”金剑小学刘海英老师说道。家长代表李女士感慨:“孩子参加播音主持后,不仅表达能力突飞猛进,还主动策划了班级读书分享会。”
非遗手工课。金剑小学供图
高参小项目负责人伍思洁表示:“我们始终以‘让教育回归本真’为核心理念,通过高校资源下沉、非遗大师进校园、科技企业联动等创新模式,为孩子们搭建起‘兴趣驱动、实践成长’的多元平台。看到孩子们在课程中绽放自信笑容,更加坚定我们继续优化课程、拓展育人空间的决心。”
同学们的作品呈现。金剑小学供图
“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正是素质教育最动人的成果。”金剑小学副校长肖方利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课程结构,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为“双减”政策下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鲜活样本。当传统与现代在社团活动中碰撞交融,当知识学习与实践创新相互赋能,金剑小学的孩子们正用行动诠释着“五育并举”的时代内涵,绘就着全面发展的成长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