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52岁的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干部张建明来到石柱县鱼池镇金竹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的时间,他和村民打成一片,结下深厚情谊,更经历了从村民眼中“骗子”到“亲人”的嬗变。
调结构 改品种 产业效益实实在在
“华宝,今年苞谷收成怎么样?”
“还可以,今年种了10斤种子,比种黄苞谷好多了。”
“明年还种不?”
“我准备还租点地,把面积扩大一半。”
……
近日,张建明又来到村民崔华宝家,了解今年新推广的糯玉米收成情况,统计明年所需的种子数量。
长年来,金竹村村民种植的都是传统的黄玉米,产量不高、产值较低。张建明得知这一情况后,开始谋划调整产业结构,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以“美玉27”糯玉米代替黄玉米、“泰优1138”“野香优莉丝”等水稻品种代替传统品种。
这原本是件好事,但很多老百姓却不买账。“村里很多人说他是骗子,改良品种这个事是哄老百姓的,万一不成功,损失还是自己承担。”村民杨吉安说。
其实村民不信任张建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刚上任时,村里没有党支部书记,党组织涣散,村民对干部普遍不信任,所以才把他当成了“骗子”。
张建明多次上门做工作,杨吉安才勉强尝试种了几分地的“野香优莉丝”水稻。收获后,杨吉安发现这个品种不但产量高,品质也比以前种的其他品种好很多,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收入增加了不少。
在事实面前,杨吉安和其他村民开始逐渐改变对张建明的看法。
“我明年想种六七十亩,不会卖不出去哈?”
“不管你种好多,我全部包销,这下放心了不?”
杨吉安吃下“定心丸”,发展劲头十足。
村民种植,村委会包销,这正是张建明推动产业发展的举措之一。
张建明还兼任村党支部书记,选拔有担当、敢作为的年轻干部充实班子,结合村情谋划发展。他也在基层工作中,得到许多感悟。
“基层工作很实在,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千头万绪,困难比想象要多。”张建明认为,干基层工作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爱,爱农民、爱农村,这样才更有价值。
抓优势 做民宿 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金竹村紧邻黄水镇,交通便利、海拔适宜、生态优良。今年,张建明组织村民把自家的闲置房屋利用起来,由村里统筹规划,打造成避暑房,并设立食堂供游客统一就餐。这一招让村民的闲置房变成了“金饽饽”,吃上了“旅游饭”。
“游客由村里统一安排吃住,一个房间一个月只需要500元,我家有三个空房间,一个暑假能挣3000元。”村民汪顺兰说。
游客多起来,村民冉懋兰则让孙子搬到了顶楼,把房间腾出来。看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她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食堂设在村民杨滨瑜家,每天要接待近千名游客。“虽然很忙,但看到如此红火的场景,觉得很值得。”
因为第一年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经验不足,张建明忙得不可开交。没有节假日、不分白日黑夜,村民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张书记的作风我很佩服,为了留住游客,他每个环节都要过问,很多时候从早到晚只吃一桶方便面,晚上还要找游客一起耍,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村民马战国说。
察民情 暖人心 用爱帮扶真真切切
45岁的困难群众谭念东是张建明特别关注的对象。从小患癫痫,经常发病,谭念东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和95岁的父亲相依为命,虽然有低保兜底,但生活仍非常困难。
“自从张书记来了后,就一直帮扶我。他开车带我去重庆的医院治疗,回来有半年左右了,基本上没发作。平时我有啥子事情给他说,他立马帮我解决,还经常打电话询问情况。”谈起张建明,谭念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驻村一年多,类似的事不胜枚举。张建明用真心换来群众真情,昔日村民眼中的“骗子”书记,如今已变成大家最信任的人。
“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事有目共睹,大家对张书记的评价非常好,在我心中绝对可以打10分。”村民马战国毫不吝啬对张建明的赞扬。
两年的驻村时间快要接近尾声,明年5月,张建明就要回到原单位工作。
“我们想他留下来多干几年,走了一点都不习惯,舍不得。”村民谭逢玉、陈术兰说。
“通过一年多的摸索,村里发展思路明确。我相信,通过村组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村民的收入会越来越高。”张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