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生态向好候鸟翔集 我市记录到鸟类309种

生态向好,候鸟翩跹。眼下正值迁徙季节,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到重庆越冬。市林业局消息称,近年来通过鸟类资源调查与监测,我市记录到鸟类309种,并首次发现重庆的新纪录种——林雕。

重庆地处候鸟迁徙的黄金通道,全市划定了9条保护通道。在梁平双桂湖段,当地采取了扩大无人区、增加鸟类活动空间等多项保护措施,同时升级鸟类AI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全覆盖监测。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除双桂湖外,梁平区的其他水库也出现了大量候鸟的身影。

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余先怀介绍,今年通过观测,种类还是较为稳定,跟往年的种类差不多。那从数量上,今年的数量有突破,预估有15000只左右到达梁平全域的湿地越冬。

各大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是候鸟迁徙的主要栖息地。在垫江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绵延100多公顷,今年当地开展了200亩荒地生态修复,栽种10多种树木,为候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栖息空间。

垫江县湿地中心工作人员周川透露,他们平时保护的措施就是巡护,就是要看有没有人乱捕鸟、捡鸟蛋,整个湿地的环境保护,看周边有没有什么非法开垦的,乱挖填埋。

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同样丰富,保护区内记录野生鸟类近200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我市将首个鸟类环志监测站设在了四面山。

江津区林业局野保工作人员袁兴海说:“环志站设立后,将在鸟类资源调查、数据应用、疫源疫病防控、收容救护、科普宣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鸟类科学保护。”

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副处长吴婧表示:“持续开展鸟类资源的监测,同时还要持续加强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的保护,实施修复的一些工程。也对广大民众持续强烈呼吁,要进行科学地保护,尤其要科学地观鸟,不投喂、不触碰、不打扰、远欣赏。”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陈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