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渝视察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牢记总书记嘱托,我市将数字重庆建设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紧密结合,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报表负担过重问题,开发“一表通”智能报表并实现“一地创新、全市推广”,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大足区龙石镇,由当地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消防安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正在对辖区内的学校、餐馆等重点场所进行一季度集中巡检。通过手机,工作人员将巡检结果上传至“一表通”应用后,系统自动完成各项数据的梳理、整合,汇成了餐饮监管“一张表”。而过去,这项工作多采用各部门分头检查,再各自填报报表的方式进行。
大足区龙石镇“一表通”数据管理岗工作人员陶文祝:“以前我们各个领域开展分头监管,很多时候都需要重复,多头报表,检查任务重,工作量大,对餐饮主体打扰多,数据共享难。”
除了餐饮监管,大足区还依托“一表通”, 创新打造了“高龄老人关怀”、“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16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镇街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四板块”业务表数量大幅下降。
大足区“一表通”专班负责人杨建:“我们通过精简合并报表,备案审查报表,严查体外报表等方式,推动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和参与报表人数均实现了70%以上缩减。”
“一表通”不仅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报表负担,也让数据处理更加高效、便捷。在渝中区,当地民政部门此前每月仅是统计、分析街道、社区上报的各类报表就需要花费数天时间,同时,由于系统不互通,数据调取、使用效率低下。
渝中区民政局副局长周平:“实现‘一表通’以后,数据非常完善,逻辑性很强,需要任何数据都可以通过‘一表通’随时调取。”
据了解,目前,“一表通”已在全市有基层报表需求的市级部门、41个区县、1031个镇街、9418个村(社区)全面推广应用,实现“首次录入、动态更新”、“一次填报、多方复用”。各级各部门依托“一表通”数据维护、智能上报、随时取用,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和参与报表工作人员均实现70%及以上程度缩减。
市“一表通”专班负责人周薇薇:“下一步,‘一表通’智能报表工作专班将重点做好‘一表通’与DeepSeek大模型连接使用,同步择优比选Manus智能体,打造更多AI赋能综合应用场景,实现基层减负质效的突破提升,助推形成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标志性成果。”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汶霖 唐畅 特约记者 曾蕊 陈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