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形同虚设的治超点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货车超限超载危害极大,为加强监管,两年前,涪陵区交通部门专门在珍溪镇杉树湾设置了无人值守治超点,目的就是加强对这类行为的治理。然而两年多来,这处治超点形同虚设,超限超载货车大行其道,如入无人之境。《今日关注》,我们就去看看这形同虚设的治超点。

涪陵区珍溪镇杉树湾附近有好几座采石场,这处无人治超点就设在运送石料的大货车必经的道路上。货车经过时,治超点会对车辆进行称重,发现超载会及时进行记录,同时发送信息,通知执法部门。本来,无人治超点减轻了人力负担,使得治超工作得以全天候开展,更加高效便捷。然而,这看似有效的方法,却被超限超载的货车司机们轻松化解了。他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逃避监管,第一种就是遮挡号牌。

记者:“号牌已经遮挡了,货车正在行驶,驶向检测站,号牌已经遮挡了。”

遮住了号牌,司机就大摇大摆,将车开过治超点,即使称重显示异常,也不会受到处罚。为了操作方便,有驾驶员甚至还搞起了“创新发明”。

记者:“号码被吹飞了吗 ?它不是被吹飞,司机有一根套线,看见没有?”

第二种方法,是推火车式组队闯关。第一辆车遮住号牌后,后面的货车就贴身组队,一辆挨着一辆,组队闯关。

记者:“号牌全部被遮挡,货车马上要冲过监测站。”

无人治超点前方500米左右,有一块显示屏,货车超载的信息会实时进行显示,但唯独少了车牌号。

附近村民:“超限检测站完全没有起作用,就成了一个摆设。”

附近村民表示,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两年时间,虽然反复举报,却不见好转。无人治超点形同虚设,涪陵区交通执法部门难道不知道吗?

记者:“你晓不晓得这个情况?”

涪陵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陈所林:“晓得呀。”

记者:“你们怎么处理的呢?”

涪陵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陈所林:“我们找不到车辆的违法主体是谁呀?”

记者:“是哪个车子实施的违法行为 ?”

涪陵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陈所林:“锁不定,由于他们蒙了牌,我们就不知道是哪个车子有违法行为。“

因为号牌被遮挡,找不到违法主体,后续处罚自然就没办法进行。这样的逻辑,让人难以接受。违法遮挡号牌的现象存在这么长时间,作为执法部门,难道就束手无策、听之任之吗?

记者:“现在无人治超点取得的成效,达到你们想要的预期了吗?”

涪陵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陈所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要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就是所有的超限车辆,只要经过了检测路段,我都能够精准的识别,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处罚。”

违法行为是清楚的,违法者也是明确的,作为执法部门,应对的手段在哪里?应有的作为在哪里?记者却没有看到。其实,治理大货车超限超载,办法有很多,加强现场监控、实施突击执法、错时执法,各种手段都可以采用,关键是能不能付诸行动。采访中,涪陵区交委副主任杨智表示,他们也在进行专项研究,争取堵住执法漏洞。

涪陵区交委副主任杨智:“实事求是讲,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我们部门之间的联动,各负其职这一块,可能还是有些不足。”

中国有句古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超限超载司机的投机取巧,如果当地执法部门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严格执法,而不是听之任之,杉树湾治超点的乱象,也不至于存在两年多时间。希望涪陵区交委、涪陵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能够对照自己肩上的职责,认真反思,尽早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堵上监管漏洞。

(  责任编辑:陈沾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