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涪陵革命老区大顺乡场镇上,有一家夫妻餐馆。老板叫何应乾,他是餐馆的厨师,也是采购员。妻子王永贵是餐馆的收银员也是唯一的服务员。夫妻搭档,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诚信经营,奏响舌尖上的“脱贫曲。
回乡创业餐馆生意红火
“老板,炒一份青椒肉丝、做一份青菜豆腐汤……”
“嗯,要得,里面请坐嘛。”
1月17日11时许,记者来到镇何应乾的餐馆时,一阵炒菜的香味扑面而来,夫妻俩一边在厨房忙碌,一边热情招呼进餐馆就餐的顾客,面积约70平方米的餐馆里安有8张餐桌椅,坐满了顾客,大家有说有笑,一边就餐一边闲谈,一片热闹景象。
何应乾夫妻在厨房忙碌
何应乾开餐馆除了主营家常菜外,还有干锅、豆花饭、面条、抄手、稀饭,甚至还能承接宴席。“我们经常来这里吃饭,他们夫妻俩做的饭菜很香很好吃,价格也比较实惠。”在场镇上做五金建材生意的王师傅是餐馆的常客。
何应乾正在备菜
53岁的何应乾是大顺乡大顺村6组村民,一家4口人。前几年,妻子王永贵患有慢性病,医疗费用花销较大,家里用光了所有积蓄,还欠债5万元,2014年6月初被评定为建卡扶贫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何应乾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临工,独自一人去重庆主城一家饭店打工学厨艺,工资月收入由1500多元增加到6000多元。加上妻子在家养猪、养鸡等,家庭年经济收入逐渐有了明显改观,2016年12月底成功脱贫。
2019年8月初,何应乾与妻子商量后,决定返乡创业。在乡党委、政府,大顺村村支两委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的支持下,他顺利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在场镇开了一家餐馆。“刚开业时,每天只有五六个顾客吃饭,不断反复学习餐饮技术,并征求顾客对餐饮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质量,顾客一天一天增多,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何应乾说。
不涨价顾客纷纷夸赞
何应乾一早就去菜市场采购新鲜食材
夫妻俩每天起早摸黑,辛勤地经营着,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日常营业额有七八百元,逢集时最多营业额达一千多元,月纯收入近万元。夫妻俩挑起的不但是生活重担,更是何应乾一家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营收大计。
王永贵在给客人上菜
在他们这里吃过饭的人纷纷夸赞:“场上几家餐馆做的青椒肉丝等由于肉价上涨都涨价了,但何应乾家一直不涨价,坚持原价不变,就像何应乾夫妻俩的为人,善良朴实。菜品美味实惠,所以我们自然爱在这里吃。”顾客小李说。
成功脱贫致富的典型
“何应乾夫妻俩自立自强,不等不靠,自主创业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其他村民群众们学习。下一步,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建卡扶贫户和村民种植中药材等产业的培训力度,促进建卡扶贫户和村民增收致富。”该村党支部书记宋艺谋信心百倍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