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母亲水窖”工程通过重庆市妇联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300名村民从此告别了饮水难,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一直以来,沙坪坝区妇联不仅把“母亲水窖”作为一项集中供水工程,也作为沙坪坝区妇联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项实事工程,深化“巾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2019年年初,位于回龙坝镇大桥村的沙坪坝区首个“母亲水窖”工程建成并投用,233户800余名村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得到解决。三河村的“母亲水窖”项目是沙坪坝区第二个建成投用的“母亲水窖”,它的建成也切实改善了丰文街道三河村堰塘湾社居民的用水难问题。
清水通到家 再也不用“镇水”喝
多年前,农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石质水缸,一方面为了储水,一方面用于“镇水”。“镇水”是重庆方言,意思是将水静止,以此沉淀水中杂质,获得可食用的清水。而今,“镇水”情况越来越少,这个词也逐渐被人淡忘。但在三河村,“镇水”这个方言词汇在今年才被彻底放进了历史长河。
虽然丰文街道三河村堰塘湾社早已开通自来水,由璧山区蒲元水厂供水,但由于三河村堰塘湾社处于蒲元水厂供水最末端的缙云山脉上,供水主管小,静水压力低,供水水量不足、水压不足和水体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夏季,会经常遇到停水,村民只有到龙家槽水井挑水解决生活用水和人畜饮水,严重影响广大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在了解到丰文街道三河村的具体情况后,沙坪坝区妇联积极联系沙坪坝区农委等相关单位,了解具体情况,并积极对接重庆市妇联和中国妇基会,争取资金支持。2019年7月,在沙坪坝区妇联的积极争取和对接下,丰文街道三河村“母亲水窖”工程正式开工。历时三月,工程正式竣工,2020年1月正式通过验收。“母亲水窖”的建成投用终于让三河村100户共计300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最大的改变就是直接通水就可以用。”在“母亲水窖”正式投用后,虽然李世琼家的石质水缸仍在使用,但主要是用于储水以备不时之需,打开水龙头直接就用成了她家现在的用水方式。用她的话说,干干净净的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洗菜、洗衣、煮饭等家常事儿变得更方便,谁还会去费力“镇水”喝。
日出水达300吨 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新修的三河村“母亲水窖”位于三河村堰塘湾村民小组38号对面,占地约200平方米,虽然占地不广,但功能和工艺却不输一般水厂。
“它出去的水经过消毒进入清水池,出厂水要满足国家2006年饮用水卫生标准,这是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水质。”季肇庆是水厂设备的供应商,据他介绍,该工程总投资90余万元,可实现水的消毒、过滤、储存、加压等多项功能,目前日出水量最大能够达到300吨,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完全能够满足三河村300居民的日常所需。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三河村“母亲水窖”所在地分为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外设置有一体化净水机设备和储水池。室内部分为加压室、消毒室等多个功能室。“你别看每个功能室不大,设备也不多,但大多属于半智能设备,这是为了在后续的维护和使用中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季肇庆介绍说,像消毒室内,虽然只有二氧化氯消毒器设备,但该设备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比例自主添料、送料,可有效避免人工投料造成的因投料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隐患,确保水质。季肇庆说:“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将逐步交由当地村委会,智能化的设备能够更好确保水质稳定。”
随着三河村“母亲水窖”的完工,目前,沙坪坝区还有一个在建的“母亲水窖”项目,该项目涉及井口街道和凤凰镇两地,预计在2020年初完工,届时可解决当地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所有“母亲水窖”项目在完工后都将移交当地进行维护和管理,沙坪坝区妇联将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全力确保“母亲水窖”的安全高效运行。
新闻链接
“母亲水窖”项目是妇联系统最大的公益扶贫项目和民生工程,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切实改善妇女生活环境,造福干旱贫困地区百姓,同时也是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作者: 裴梓臣)
(作者单位: 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