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改变了工作,也改变了学习。在刚刚过去的寒假,“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等内容登上各平台热搜,AI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那么,如何用好AI?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助推器?来听听老师学生们怎么说。
市民黄女士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这个寒假,她发现孩子写作业竟然用到了当下热门的AI工具,例如深度求索、豆包、文小言等。
黄女士介绍,起初这只是寒假里的实践作业,比如用AI做攻略、用AI做预算等,但孩子后来就自觉延伸到了用AI写作文、做运算。黄女士说,这看似帮家长脱离了辅导作业的“苦海”,但实际上让妈妈更担心孩子的学习了。
从微博热搜和抖音热榜来看,中小学生用AI写寒假作业在全国已是普遍现象,例如深圳某班级有一半的学生用AI赶寒假作业,宁波一名初中生让AI写一篇《儒林外史》读后感。就这个现象,记者探访了被纳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学校的科创老师介绍,AI进入校园是从去年开始的,一开始是用于编程和设计等课外领域,后来也有高年级学生用AI来寻找作文灵感、总结数学公式、搜索英语语法等。科创老师说,这些高年级学生已经经历了低中年级时的学习和思考,对AI生成的结果,基本上已经能保持理智客观的判断。
师生们说,他们也在思考,AI究竟是学习的助手还是写作业的“枪手”?有了AI后,未来的人类是进步还是退步?科创老师则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坚持用人来教育人,也要用AI来监控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