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后,白帝岛成为四面环水的江心岛。(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7月15日,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游人如织。就在当天,该景区被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景区,为持续升温的白帝城旅游再添了“一把火”。
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岛位于长江中,有一座桥与岸边相连。这里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扼守夔门天险,是三峡游路线中一个著名景点。近年来,围绕江峡、三国、诗词三大主题,当地深挖白帝岛的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使白帝岛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对于白帝岛这些年的发展变迁,今年37岁的导游刘光玉如数家珍。
刘光玉是奉节竹园镇人,到白帝城看一看是她儿时的梦想。但竹园镇地处高山之中,交通不便,她直到上了大学才第一次登上白帝岛,走进白帝城。
那时,白帝岛还是一座三面环江的半岛,与老县城紧紧相连。岛的前山为白帝城景区,后山住着200余户居民。“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当时岛上正实施易地搬迁,到处是移民留下的空房子。”刘光玉回忆,尽管如此,那时白帝城景区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2006年前后,白帝岛完成整体搬迁,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从原来的1平方多公里拓展到4.7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整座白帝岛。扩容后的景区急需人才,刚大学毕业的刘光玉应聘成为白帝城专职导游,并逐渐成长为景区的金牌导游。
“白帝城托孤是白帝岛最著名的故事,游客们来到白帝城,都要和白帝庙合影。”刘光玉说。
刘光玉在讲解景点时,尽可能地融入故事和传说,让游客更多、更深地了解那段历史。比如,白帝庙内有三株榕树盘根错节,是庙里一大景观。刘光玉每次带游客经过这里,都会讲起“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当年刘、关、张三人在桃园里举酒结义,就像这三株榕树彼此缠绕,相互扶持。其实,这三株榕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移栽至白帝庙,跟‘桃园三结义’没有直接联系。”刘光玉说,她为榕树植入故事,就是为了把人文历史具象化,让听了的游客还想再来一次。
“诗意与战火”在景区交相辉映
三峡蓄水后,白帝岛有大半部分淹没至水下。所幸最具观赏价值的庙宇、碑刻,因位于半山腰上,被完整保存下来。白帝岛也从半岛变成一个江心岛。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百牢关在汉中,两山相对,河流湍急,诗人杜甫以百牢关作比,是为了突出瞿塘天险易守难攻……”在白帝城景区著名的风雨廊桥,刘光玉讲起了杜甫与白帝城的故事。在风雨廊桥上,每根石柱都雕刻着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与瞿塘美景相互交融,极具诗情画意。
因战争而兴的白帝城,也是一个令无数文人骚客驻足的地方——李白留下《早发白帝城》,杜甫写下《夔州歌十绝句》,还有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苏东坡的《八阵碛》,以及清代诗人张问陶的《瞿塘峡》等。据不完全统计,历朝历代共有1000多名诗人在奉节留下1万余首诗词,奉节也因此被称为“中华诗城”。
“我们不仅将这些诗词刻在石碑、牌匾、亭台楼阁上,还结合国家5A级景区创建,将其融入到业态升级中,推出大型实景演艺《归来三峡》,在景区内设置了汉服体验、竹枝舞表演等项目,让‘诗意与战火’在这里交相辉映。”负责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建设管理的奉节县赤甲文旅集团总经理宋君说。
“中华诗城”的美誉也给刘光玉的工作带来挑战与机遇。为了更好地向游客展示这些诗词,刘光玉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天熟读、背诵一首诗词,并把它们融入到讲解中,努力引起游客的共鸣,“很多古诗里都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很容易吸引游客,拉近景点与游客的距离。”
让过境游变成深度游、主题游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白帝城景区游客数量一度下滑。刘光玉创新工作方式,开通了抖音账号,从线下讲解变身线上旅游博主。
最初,她主要通过直播向网友介绍白帝城。上个月郑渝高铁开通,大幅缩短了奉节与重庆主城、河南郑州等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刘光玉发现,水路不再是游览三峡的主要方式,游客们可以搭乘高铁,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她灵机一动,不仅在直播间晒出白帝城的人文风光,还带着网友“云游”奉节,将依斗门、夔州府城墙等沿江景点都介绍了一遍。
上周六,刘光玉向网友们直播推介了瞿塘峡口的小众打卡地“危石鸟道”,这是当地根据白帝城中康熙皇帝御题的《六言诗碑》打造的一条旅游步道。这场直播吸引了上千网友关注,也让刘光玉意识到,随着陆路游客的涌入,未来三峡游将从过去走马观花的过境游,朝着深度游、主题游发展。
“白帝岛是一座江心岛,与夔门山水、白帝城大遗址有着紧密的联系。”宋君告诉记者,他们正以白帝岛为核心,带动周边宝塔坪、草塘湖、三峡之巅一体化发展,推动奉节旅游由过境游向目的地游、纵深游转变。
具体而言,一是打好“三峡牌”,以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功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建设长江三峡游轮母港;完善三峡之巅片区服务配套,提升游客体验,持续唱响“三峡之巅·诗橙奉节”品牌;在白帝岛周围推动环草堂湖公园、白帝城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做靓“三峡门户”。二是打好“生态牌”,突出喀斯特地质奇观资源优势,提档升级天坑地缝景区,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打造“三峡凉都”。三是打好“人文牌”,加快建设诗歌剧院、诗歌小镇,持续举办中国·三峡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奉节国际橙博会、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等节会活动,擦亮“中华诗城”、奉节脐橙等金字招牌,并以白帝城为依托,创作一批舞台剧、实景剧,开发剧本杀、全息投影等沉浸式多维体验项目,进一步唱响三国文化。随着更多文旅资源被激活,未来白帝岛四周将呈现“处处是风景、时时能体验、事事可融入、人人可参与”的文旅融合新格局。
(稿件原载于2022年07月21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