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新闻 > 正文

国寿铸心系列二十三:不脱贫,不回家!——记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驻村扶贫干部陈登华

微信图片_20201013134309.jpg

怀有扶贫之真心,谓之慈

       4年峥嵘岁月、4年砥砺前行,2016年,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安涟水支公司工作了30多年,即将退休的陈登华主动请缨下乡扶贫。作为一名党员,陈登华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扶贫工作的追求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到“啃硬骨头”阶段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在驻村帮扶4年岁月中,各级党委一直给予陈登华高度的关心与支持。从2016年的义兴镇苗戴村,到2018年的岔庙镇百子村,陈登华将省公司党委的使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扎根基层,真抓实干。

       脱贫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他看来,首先要靠党建引领。他注重提升党员修养,加强全村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政治意识,使每名党员都参与其中,不让任何一名党员做助村发展的局外人。

       驻村不久,陈登华就发现村“两委”班子脱贫信心不足,他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为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带领党员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组织党员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让他们积极参与村委工作。

       与此同时,陈登华开始走村入户,找寻致贫原因,坐在农家小院,谈未来发展。他克服贫困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困难,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和座谈,认真做好每一个贫困户的走访记录,详细掌握贫困现状、分析致贫原因,找出“贫根”。

扶持产业之精准,谓之诚

       义兴镇苗戴村位于涟水县最北端、位置偏僻,有426个农户,低收入户79户,贫困人口就有324人,年收入达一万元的家庭仅有6户,无村办企业和民营企业,无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村委办公大院破旧不堪……经过两年的努力,苗戴村村集体收入18万元、低收入户人均收入6000元等脱贫攻坚指标已经达成,村里的老年保险、女性安康保险参保率达100%,群众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切实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局面。

       扶贫先扶志,引入柳编技艺。如何带动村里留守老人、妇女这样的低收入群体脱贫?陈登华苦苦思索,到处找寻适合项目。经过多方考察了解,他发现柳编项目非常适合,他组织专人前往山东柳编大乡临沭县取经学习,买回材料、工具,动员村民们编织。有的村民编织几天后产量减少,嘀咕不想再编了,陈登华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原来,由于新一批柳篮工艺多了一个步骤,编起来速度就慢了,再加上新工艺手艺生疏,浪费材料不说,还影响了产量。陈登华了解后立即前往山东,请来柳编师傅开了两期培训班,手把手教授编织技巧。78岁的苗伟丰,儿子身体不好,不能做重活,一家人收入微薄。学习了柳编后,不仅每个月增加千元的收入,还在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开展的柳编大赛中获得好成绩,成为柳编能手。

       结合土地资源优势,打造“带不走的扶贫项目”。陈登华带领村干部到县陈师镇同心村、徐州市云龙区考察苔韭种植。经过反复论证,村干部及镇党委意见汇总后,决定成立苔韭合作社,流转26亩多土地种植苔韭,既为村集体创收,又带动低收入户到合作社务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选苗、购苗、种植,陈登华和村干部全程追踪,那时正值酷夏,每天陈登华就戴着一顶草帽,顶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在苔韭地里转悠,不到一个月整个人看起来老了十岁。苔韭项目的成功实施,带动了20多户低收入户就业,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经济创收。

       百子村位于涟水县岔庙镇区北,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834户、3158人,其中低收入户占全村总人口比重六分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2017年该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经过短短两年,到2019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8.36万元,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6200元,全部脱贫摘帽。村民们说,要感谢中国人寿实施的“靶向”扶贫“产业+保险”新模式。百子村集体脱贫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陈登华在后方单位的倾心帮助下为“百子村脱贫攻坚”任务实施的4个扶贫项目:

       一是整合帮扶资金,统筹标准化厂房。协调整合江苏省经济薄弱村扶贫资金60万元,市帮扶单位帮扶资金20万元,镇政府筹集资金15万元,共计95万元,购买岔庙镇工业集中区内一幢标准化厂房作为村级集体增收项目,每年收取厂房租金5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二是合理规划后方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增收。江苏国寿两年间共拿出帮扶资金200万元,建设正帮生猪养殖基地,并返租收取租金,前十年租金为投资额的9%,后十年租金为投入金额的7%,受益租金由涟水益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按年划入村集体账户,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

       三是组建劳务服务队,聚焦碧根果种植项目。百子村地处里下河,高温多湿,适合薄壳山核桃(碧根果)的种植,好管理,且经济价值高。同时,有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技保障,使得农户受益,成为村民的“摇钱树”,一举推开了产业发展的大门。为打开产销的路子,陈登华协调淮安汇绿农业科技公司出资240万元、市直帮扶单位帮扶资金20万元,又募集到扶贫资金140万元,共计400万元,合资成立淮安绿百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百子村组建劳务服务队,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后援服务,并优先考虑低收入户用工,由镇政府和村委会监督公司运营,增加村集体收益12万元,带动了低收入农户大幅增收。

       四是以丝汇情,建立纺织税收奖励机制。在陈登华多方奔走协调下,2017年百子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总投资1.5亿元的涟水建强纺织有限公司,2018年建成厂房3.2万平米,年产仿真丝5千万米,项目于2018年4月通过市县验收并开始试生产。受益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奖励方案,百子村一季度税收分红为3.36万元。

发挥保险之价值,谓之仁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对一个家庭来说,往往一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对于贫困或贫困边缘户而言,更是如此。江苏国寿开展产业扶贫的同时,把产业扶贫和保险扶贫叠加起来,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扶贫难题,创新保险扶贫机制,精准识别,精准发力,让贫困户看病从此不再愁,使刚脱贫的村民不再因病返贫。

       作为保险战线上的一名“老兵”,陈登华同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构建低收入人群保险保障体系,为困难家庭提供保险保障。他动员村里的低收入户人员及涟水县1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所有村委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医疗保险。有两名村干部不幸遇到意外事故,获赔保险金34.2万元,不少意外受伤的困难群众也获得了相应赔付。陈登华还引导镇、村干部积极宣传小额保险业务,针对农民保障水平较低的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宣导,营造投保氛围,扩大承保面。在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的全力支持下,陈登华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医疗互助保险。

多行济困之实举,谓之善

       陈登华积极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公司与南京蔬菜公司合作,实行“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等形式,推进消费扶贫;组织村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到南京农业大学开展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了解到部分村民家庭情况后,展开做实“送温暖”项目,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健康扶贫项目;他还协调省体育局为镇敬老院安装健身器材,协调省妇联为本村建档立卡户赠送“母亲邮包”;改善村部办公、卫生室就医条件;开展党建扶贫以及主题教育现场实践活动。2018-2020年,在公司连续三年为百子村投入1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的基础上,陈登华主动推荐、协助开展招商引资,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这4年,风雨兼程,同舟共济。陈登华表示,下一步,将在新一届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领导下,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低收入农户和省市定经济薄弱村持续稳定脱贫、低收入村持续增收。

(  责任编辑:项韵律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