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的红军烈士墓,掩于一片茂密翠绿的松柏林中。59岁的赵福乾行走其间,欣喜地为记者指出墓园内几株雀舌黄杨的位置。
“这是我父亲几十年前,在红军司务长烈士墓旧址茅坝坪种下的雀舌黄杨,后托人移栽过来的。这么多年,它们仍然挺立于此,守卫着红军英魂。”赵福乾说。
赵福乾是镇上文化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红军烈士墓为游客义务讲解12年。他的父亲赵志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茅坝坪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
1935年1月,中央红军红一军团来到石壕。一名红军司务长拿着银元,准备去老百姓家中兑换先前付给群众的苏区纸币时,不幸落入贵州盐防军手中。
“我从小就站在父亲旁边看他讲故事,他每次讲到司务长遭受酷刑的部分,都会忍不住落泪。”赵福乾说,父亲和红军的感情非同一般。红军既是小时候抱过他的叔叔,也是他某种意义上的战友。
赵福乾回忆道,他的奶奶早年开了一家小饭馆,红军来吃饭、借炊具的时候,不会占他们一点便宜,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红军也经常在饭店门口,将那时只有7岁的父亲抱在怀里,给他讲故事。
受到红军精神的熏陶,赵志怀24岁的时候,毅然决然奔赴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他几次死里逃生,亲历战争险恶后,更加体会到红军的不易。回乡几年后,赵志怀辞去厂里的工作,成为一名村干部,坚守在司务长墓地旁。
“父亲在厂里上班时,每月不愁吃喝。他在村上工作后,我们家6口人的生活明显变得拮据。”赵福乾说。
1981年,司务长墓地迁至石壕镇的苗儿山。
赵福乾回忆道,墓地迁移后,父亲很失落,一直想着自己还能再做点什么。以前,父亲在墓地旁边种下不少雀舌黄杨,寓意它们能够长长久久陪伴司务长。
为了将这份祝愿继续带到司务长身边,53岁的赵志怀,每晚走3个多小时的夜路,连续半个月,把几十株雀舌黄杨连根带土分批次地带到乡上,再请人移栽到墓园内。
几十年过去,这些雀舌黄杨在代代人的守护中,茁壮成长。讲解员的接力棒也从赵福乾手中传递到年轻一代。
“红军和父亲都从炮火喧嚣中走来,不顾生死,一心向党。父亲在去世前一年,还坚持走6个小时的山路,参加党员大会。”赵福乾说,虽然父亲和司务长素不相识,但是他们都被一种精神紧密联结着。
这种精神朴素又伟大,跨越时空,从红军到志愿军,又从父到子,日后还将长长久久地传递下去。
(新华社重庆4月4日电)
(稿件原载于2022年04月05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