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
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
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
我国发布第二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
今天(4月9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发布第二批给予资金支持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天津、河北、山西等12地入选。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推进公路水路领域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制定1800项以上行业标准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继续优化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支持100项以上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
多项新规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记者今天(4月9日)从国务院食安办了解到,在传统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之外,将寄递配送等环节的主体全部纳入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印发
生态环境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今天(4月9日)联合印发《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明确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的工作流程、标准依据及有关部署,填补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标准空白,遏制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发生。
全国铁路今起实行新货物列车运行图
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今天(4月9日)18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大秦、兰新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安排开行跨铁路局大宗直达货物列车421列、货运班列403列,分别较一季度增加16列和13列,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超46亿立方米
记者从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获悉,自去年12月1日启动枯水期补水调度以来,截至今年4月1日,三峡水库已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补水超46亿立方米,相当于超1000万人全年用水量,有力支撑了长江中下游春耕灌溉、居民生活和航运安全。
浙江省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今天(4月9日),浙江省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开工的5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281亿元,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清洁能源保供等领域。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
今天(4月9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至此该机场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飞机起降量58万架次。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回国
今天(4月9日)下午,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圆满完成任务,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此次救援是近年来我国出动人数最多、速度最快的一次国际救援。在过去12天时间里,中国救援队伍成功营救出9名幸存者,搜索排查28.7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和重要基础设施,开展受灾群众义诊2000余人次。
中国政府援缅第四批和第五批救灾物资抵达
今天(4月9日),中国政府援缅第四批、第五批抗震救灾物资先后抵达缅甸内比都和仰光,这两批物资主要包括帐篷、蚊帐、睡袋、食品等。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8日晚,缅甸强震已造成3645人死亡、5017人受伤、148人失踪。
我国科学家取得暗能量研究新突破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牵头的一项暗能量研究取得新突破。通过对约1400万个星系、类星体的数据分析发现,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可能并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这一成果为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质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中国考古博物馆壳丘头分馆成立
中国考古博物馆首个分馆——壳丘头分馆,今天(4月9日)在福建平潭成立,以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出土文物为主体,全面展示我国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500—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以及国内外南岛语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