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根竹竿撑起脱贫梦——广西阳朔“水上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南宁9月1日电 题:一根竹竿撑起脱贫梦——广西阳朔“水上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记者何程

漓江支流遇龙河蜿蜒流过纯净古朴的田园村庄,两岸的翠竹绿树倒映在河面上。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因秀美风光而闻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当地因地制宜打造“水上扶贫车间”,不少贫困人口因此脱贫。

一根竹竿、一顶草帽,是阳朔县高田镇凤楼村村民李家荣上班的标配。他从2007年开始在遇龙河景区一处竹筏漂流码头工作。每天游客一到码头,他就用竹竿撑着竹筏,载着游客在遇龙河漂流。

竹竿轻轻划破平静的水面,青山绿树的倒影随水波微微晃动。在竹筏上听到游客对眼前风景的赞叹,李家荣会告诉他们,这些风景也富了两岸村民。

李家荣说,遇龙河景区3000多名筏工大部分是两岸村民。除支付筏工工资外,景区每年还拿出门票收入的10%给遇龙河两岸近6万名村民分红。

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李家荣一家因此摆脱贫困,他这几年靠撑竹筏每年收入3万多元。“现在旅游市场正在回暖,暑假期间游客增加不少。”李家荣说,7月他撑竹筏80多趟,8月增加到140多趟。

在漓江景区朝板山码头,阳朔县兴坪镇画山村村民郑小云正在排筏上等待游客。郑小云说,他在漓江“水上扶贫车间”工作稳定,不仅方便照顾家人,还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他家已于2018年成功脱贫。

筏工赵家田也是画山村村民,当筏工的收入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去年赵家田的工资收入超过3.4万元,他家还获得分红4400多元。“暑假这两个月游客比较多,我收入5000多元。希望今后旅游市场越来越好,我的收入越来越高。”赵家田说。

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金峰介绍,公司设立的“水上扶贫车间”现在共有1172名筏工,都是沿河两岸村民。2019年,每位筏工的平均收入达到3.5万多元。

黄金峰说,景区发展离不开当地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贡献,所以景区每年拿出部分门票收入分给沿岸村民。2019年,共有97个自然村的5.6万多人获得景区分红,人均700多元。

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廖梅荣介绍,阳朔县因地制宜在遇龙河和漓江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当地不少贫困人口从事筏工、保洁等工作,旅游扶贫效果较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阳朔县共有4451户14791人脱贫。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