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4.9万亿!看推进建设海洋强国取得这些新成效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在9月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对外公布相关成果,呈现了近年来推进建设海洋强国取得的新成效。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在发布会上介绍,海洋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特色。加强用海要素保障,推动养殖、风电等产业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推动用海模式由平面向立体和复合利用转变,2023年全国新增审批用海项目的数量和面积分别比2022年增加47%和26.6%。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9.9万亿,今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9万亿,同比增长5.6%。

9月4日,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中广核“伏羲一号”正式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这是9月2日拍摄的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健康的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要求。发布会上,何广顺介绍,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进展。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系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工程项目。

就在今年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回应社会关切,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政策、实践与成效。白皮书的发布,有自然资源系统直面发展与保护、发展与安全的关键性问题,推进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高效有序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成果。

这是2024年8月6日拍摄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海洋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动力。发布会上,何广顺介绍,海洋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推动成立了崂山国家实验室,按照“浅海+深远海”布局建设4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推动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多点突破,“梦想号”钻采船顺利完成首次试航。“蛟龙号”深潜器同多个国家实施联合科考、共享成果。

海洋的开放性和连通性决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必须立足国内、接轨国际。发布会上,何广顺介绍,海洋合作与治理拓展新领域。成立了“联合国海洋科学十年”中国委员会。举办了全球滨海论坛等系列海洋领域的重大国际合作活动。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平台。持续组织开展南北极考察,今年建成使用的秦岭站是我国第五个、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的南极考察站。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章的磋商进程等。

2024年8月16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俚岛湾海域生态养殖区,渔民驾驶渔船出海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澎湃蓝色动能,建设海洋强国。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优化海洋空间布局,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海洋预警监测,提升深海极地保护利用水平,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持续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记者/海报制作:王 莹)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