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主题新闻发布会,走进万州区。这个三峡库区的腹心之地,城镇化率超过70%。长江黄金水道穿城而过,高峡平湖成就了深水良港。自东汉开始,万州已有1800多年的建城历史,四川盆地东出荆楚,必经万州。这个历史悠久的江畔名城,在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如何“建强”枢纽、建设重要“城市副中心”?今日,一起聚焦。
长江跨过峻岭险滩,留至万州,穿城而过。万川汇而群峰簇,万州因此得名。这里不仅河流纵横,还有三大山脉,绵延上百公里,平均海拔都在千米以上,水与城、城与山交融相衬,滋生万种风物,引来无数诗人在此驻足抒怀,杜甫笔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其中的“万’字,就是指的万州。
一条万梁古道西连川蜀,一条黄金水道东出荆楚。地处水陆要津的万州,自古就是物资聚集之地,万物汇聚、万商云集,也为万州的“万”字赋予了更深的涵义。峡江蜿蜒,盛世安澜。一条175米水位线,让这座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在国家战略的新机遇中,蝶变新生。新田港衔接“江海”,常年通行万吨巨轮;机场联通世界,可“吞吐”百万旅客;“八横八横”高铁枢纽,“到发”千万人次;每年,超亿吨的货物,从这里通江达海、集散天下。高峡平湖与千年文脉,在这万川毕汇之地,共同滋润着长江的乡愁,也书写着新的三峡故事。
曾经的蜀道难,到了万州,就不算难了。万州,历史上既有黄金水道、又有古驿道,自古为门户之地、枢纽之地和物资集散之地。
今天,万州新田港,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深水良港,和首个“多式联运”枢纽港。通过“多式联运”,2023年,万州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货运量,达到1759标箱,货运值达到1.3亿元,增长均在5倍以上。新的枢纽功能,带动山区库区,书写跨山越海的三峡新故事。
满载鱼泉榨菜的集装箱,在万州吊装上船,在果园港转乘班列,直抵广西钦州港,以更高的效率跨山越海。从运量来看,一艘5000吨级的船舶,运量相当于100节铁路车皮。从运费上看,水运最便宜,铁路次之。从生态账单看,水运、铁路、公路的单位排放量比值为1:3:10。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内河航运,是库区构建开放通道体系的最佳选项之一。
万州新田港:长江上游常年通航万吨巨轮的深水良港。从港口出发,“东西南北”四向联通、“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不断拓展着外向大通道。三峡库区,要融入世界经济版图,首先得有开放的物流大通道。开放的更高目标,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五年后,万州的货运总量,将达到1.9亿吨;物流业的总收入,将达到200亿元;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00亿元。在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在一期5个泊位的基础上,新增4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口岸和出海门户,将释放出更大的辐射力。大江壮阔,冲破群山,奔流入海,恰似这座西部山城拥抱世界的姿态。三峡库区“转身向海”,由此也将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万州迭代提出了“3710”改革发展架构。以第一个数字“3”为例,指”三大定位“:渝东北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山区库区现代化“排头兵”,以及,重庆重要“城市副中心”。以此类推,“7”和“10”也分别指向“七大目标”、“十大行动”。
精细架构、精准落子,也为万州的产业发展,规划了实现新突破、新跨越的“出山之路”。
这里是万州“金龙铜管”集团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数字化的机械设备,正在快速运转。这家中国500强企业,年产值超过百亿,今年还将上线新的“高端线材”项目,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等“未来产业赛道”。这样的工业龙头,在万州不在少数。“九龙万博”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建成最快的氧化铝生产企业。“江东机械”攻克国外“卡脖子”技术,试制出了航空发动机的风扇空心叶片。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在此“万商云集”。
交通,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要素流动,而打通出山通道的万州,不止迎来资源的畅通流动,也融入到全球化的竞争,产业“顶天立地”地生长。“顶天”,向上、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立地”,立足禀赋,形成核心竞争力。过去一年,万州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土特产”的9张金名片,声名远扬。“万有引力”、牵引带动毗邻地区,书写“渝东北一体化”的新故事。城乡各美其美,但目标一致:让产品“走出去”、让人才“雁归来”。
如果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万州不仅处于三峡库区的腹心,同时,也处于全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点”,是南来北往、东出西进的交通主动脉交汇之地,一个“流动的万州”人才潮涌,也引得“万客来游”。
到2027年,随着一批重点铁路建成通车,万达开地区,可半小时直达。从万州出渝,1小时可到宜昌,2小时可到西安、武汉,3小时到郑州;到2030年,万州到“北上广”仅需5小时。这个水陆要津,还将把枢纽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人们奔赴万州的理由,也将越来越多。
清晨,总有一碗美味的杂酱面,唤醒万州人沉睡的味蕾。随着国家麦制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的落地,万州面正以速食面的方式,沿着高铁线、坐上复兴号,奔向全中国。
万州烤鱼,烤出了57种口味,产值突破了百亿元。4万家烤鱼门店,让“中国烤鱼之乡”的美名,飘香万里。并且,“墙内开花”已香至海外。因为“热爱”而奔赴一座城,在万州不断演绎出“现实版”。为了一碗“人间烟火”,为了一城“平湖夜景”,或者,为了一片“大瀑布群”,都足以让万州“万客云来”。就在本月20号,万州将上演连台好戏:环三峡自行车赛,将打响收官之战,500多名来自全球的车手,将在滨江飞驰骑行。长江江面上,数百条皮划艇、桨板,将百舸争流。一年一度的世界大河歌会,也将再度唱响。这些,都只是奔赴万州的万种理由之一。
“文旅+”的新兴业态中,藏着新风景,也藏着前所未有的掘金机会。以资源禀赋,赋能经济,构成绿色发展的底色,一个标志性的亮点就是:旅游业与百业“深度融合”,城市与乡村“美美与共”,这样的宜游之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自也能留住长江的万古乡愁。
如今的“万川毕汇”之地,外向大通道,功能越来越强;“制度型开放”,力度越来越大。我们也期待:渝东北“区域中心”进一步释放辐射力;期待“烤鱼之乡”,继续升腾万般风味的烟火气。相信,在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万州还会有更多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