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社会调研团队赴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开展调研

为了深入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基层治理现状,2021年6月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社会调研团队深入黔东南地区,走进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雷山县朗德镇南猛村、雷山县丹江镇猫猫河村、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雷山县西江镇连城村、雷山县西江镇干荣村、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8个苗族传统村落开展调研。

微信图片_20230615120614.jpg

项目组在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的调研座谈中,就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组织架构、法治建设进程等问题与村委会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项目组成员了解到,目前各村寨都已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制度规范体系。大部分村落的制度规范能够做到将少数民族传统“贾理”方式与法治化的纠纷解决方式相结合,将村寨共识的公约制度与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相结合,成为制定得当的行为规范。

据悉,“贾理”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经典的历史文化记忆集成,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原始宗教信俗、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辞和典型案例于一身,荟萃了苗族的原典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意识。

微信图片_20230615113404.jpg

项目组走进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岜沙村作为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保护民族村寨,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岜沙村村文书滚两拉和项目组成员一同走入岜沙,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调研乡村基层治理现状。项目组向当地村民发放问卷,调研岜沙村在基层治理、乡村产业、乡村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及所获成效,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项目组还通过入户走访、深度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村民对于村规民约的认识程度、习惯的纠纷解决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对于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村民对于村规民约的参与度与认可度并不高,村民的法治素养并未随着村规民约的建立而提升。通过调研,项目组还发现,村民在遇到纠纷时大多会向村干部和“寨老”这两类群体求助,调解的方式还是以一种比较原始的方式进行,村干部和“寨老”并未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形成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最大合力。

微信图片_20230615113408.jpg

通过调研,项目组在与不同的访谈对象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对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基层治理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看到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当中取得的成果与遇到的困境。项目组通过为期两年的多次调研,逐渐形成了“法律距离”理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措施。后续,项目组将把建议措施逐步落实到样本村落、黔东南及云贵川渝地区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进一步印证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此外,项目组在与村民的访谈过程中,还为当地村民解读了消防安全、电信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村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法律角度进行了解答,受到村民的欢迎和高度认可。

(  作者:高超   作者单位:开云官网  )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