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陈光贵:山沟里的“逆行者” 村民安全“守护者”

面对“6·29”“7·4”两轮强降雨,巫山县邓家土家族乡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陈光贵这一周忙坏了,每天都要前往地灾点巡查,防范地质灾害,保障村民安全。

7月5日下午,烈日当头。陈光贵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后,换上胶鞋,拿上镰刀、带上卷尺等工具,从家里出发,通过一条崎岖艰难的山间小路来到红屋脊滑坡。

进入夏季,植被生长迅速,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道路已被杂草、树木覆盖。只见陈光贵拿起镰刀将其清理,方便查看、行走。她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每次巡查时都格外用心。

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陈光贵仔细查看裂缝处上次放置的树干位置是否发生移动、山体的缝隙是否扩大等,并拿出卷尺仔细测量,再从荷包里掏出手机拍照。接着,她对比了之前的监测数据,又对周围的树木等自然环境进行了观察,结合专业知识,确认隐患威胁程度暂时没有变化,再把相关数据上报重庆地灾防治APP和邓家土家族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群。最后又将新准备的小指般粗细的树干卡在裂缝处,然后才放心离开,继续前往另外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IMG_1333_副本.jpg

陈光贵用卷尺测量地质灾害隐患点。摄影:董存春

陈光贵告诉记者,按照惯例,是每周一、周三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因两轮的强降雨,她最近一周的时间每天都在各个灾害隐患点之间奔波,做好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工作,最大限度避免了村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据悉,邓家村海拔高度300—1800米,村内山大人稀,山高坡陡,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共有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陈光贵负责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排查工作,到和尚头危岩1.2公里、邓家湾滑坡3公里、红屋脊滑坡6公里。

3月至9月,陈光贵每周需要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2次,其他时间每周巡查1次。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次巡查要走10公里,来回一趟20公里,8年计算下来,陈光贵已走了12000余公里。为了乡亲们的安全,8年来驻守在这里,认真完成每一次巡查任务,守护着这里的一方群众。

“8年多了,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她都要实地巡查,做好数据上报等工作,工作一次也没落下过。”邓家村村支书向良鸿告诉记者,如果遇到暴雨、连雨天,还加大巡查排查次数,陈光贵始终是不折不扣的做好巡查地灾点工作,默默守护着乡亲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谈到对陈光贵的印象,村民纷纷表示,每当下大雨,村民都是往屋里跑,只有陈光贵一人使劲往外面冲。越是极端天气,她跑得越着急,实实在在用脚步丈量守护村民的安全。

“我不会开车,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靠一双脚走路。哪一段陡峭、哪一段狭窄,都十分清楚。”陈光贵表示,虽然她马上快60岁了,对地灾巡查工作还是很熟悉、也很热爱,通过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这项工作需要她,会继续做下去。

(  作者:董存春   作者单位:董存春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