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重庆北碚:走街串巷的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 让无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废纸板、矿泉水瓶甚至废衣物都是可以拿去回收站卖掉的,如果实在想扔,就扔进标有‘可回收物’的蓝色垃圾桶……”在北碚区水土街道和悦社区,社区后备干部、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张家润正在为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不同的是,他从社区居民的实际出发,用更“接地气”的话,让居民听得更仔细,更受用。

b15d7c5e6d1cecca97cf7928ebbb8ab.jpg

张家润所在的和悦社区,人员构成复杂,且处于城乡交接的地方,居民居住习惯差异也很大,但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知识,既是工作也是一份责任。

“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方式,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也更加喜欢。”张家润说,在面对学生群体时,他与北碚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在开学时开展“垃圾分类——花朵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组织学生们参加“无废城市”记录及绘画大赛,给学生们讲解“无废城市”通俗读物和动漫口袋书。

在面对社区居民时,则通过小游戏、入户讲解和志愿服务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等知识,让他们能辨别,从而更好地参与这一项社会工作。正是这一系列的举措,这些走街串巷的环保志愿者成为居民的知心人,小区有什么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们。

1dbb9f5926503e376c7307df043b74e.jpg

“小区哪里有油烟,周边哪里有污水、噪声,微信群里都会说。”张家润说,这也让他们最快了解到社区的环境动态,从而更好地让相关部门进行跟进和处理,也让社区的环境更加美好。

据悉,自去年开始,北碚区成立全市首支“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队伍”,发动全区17个镇街190个村社192名义务监督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构建起“技防+人防”互补并重的网格化环境治理新格局,打通村(社区)环境宣传“最后一公里”。

如张家润一般的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他们走街串巷,深入社区、农村,用最朴实的方式,传播环保理念和知识,成为北碚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全民共建体系,根植绿色发展理念的新亮点。

此外,北碚区还打造了“无废城市”主题展厅,各类“无废城市”文创产品,结合“零碳小屋”等设施,在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的串联下,形成独特的“全民无废”文化,让无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  作者:罗希睿  )

(  责任编辑:王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