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依托独特优势,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第一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1月22日,“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发布活动走进南川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南川区生态环境局的四位发言人,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话题,向现场观众普及政策、解答疑难。
“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进园区(南川区)发布活动现场。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放管服三管齐下 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优化中医药产业营商环境,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红阳介绍,南川区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南川区优化了生物医药产业环评分类管理,简化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内容和公众参与的要求。比如,原来应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现优化调整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不涉及提炼工艺的中医药项目,原来应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现优化调整为环境影响备案登记表,当天即可完成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工作。
损害生态环境 可能面临巨额赔偿
2018年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南川区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1件,其中,“南川区某公司赤泥尾矿库渗漏污染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重庆市第二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南川区生态环境局法规科科长龚静瑶在现场分享了这起案件。
据介绍,2013年至2021年,南川区某公司赤泥尾矿库长期渗漏造成生态环境损害量化金额为21680余万元,最终,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赔偿协议。按照协议约定,量化赔偿金从2022年10月开始分三年按40%、30%、30%的比例缴纳到南川区财政非税收入账户。目前缴纳的第一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已用于开展替代修复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南川区鱼泉河(大坪段)水环境生态修复。
挂起来翻一翻 用好用活“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是企业建成、投入生产之前必须要取得的一个行政许可,也是排污单位进行合法排污的身份证。“排污许可证的正本要进行悬挂,这要便于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便于公众的监督。”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处干部舒姝在现场说到。
排污许可证现在不仅是环境管理部门进行执法监管的指南,更是企业进行环保管理的一个指导手册。“所以排污许可证不能仅仅挂在墙上,大家还得把排污许可证的副本好好研究一下。”舒姝说,一是要核对排污许可证信息;二是依证排污、按证监测;三是做好台账记录;四是按期上报执行报告;五是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那排污许可证可以申请变更吗?现场企业向舒姝发问。她答到,如排污单位遇到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审批部门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危险废物管理严 不按规定或面临处罚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及感染性等危险特性,现行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的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是非常严格的。
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固管科副科长、正高级工程师杨水文介绍,《固废法》对企业不落实相关危险废物管理规定有相关的处罚条款,明确了部分违法行为甚至可以对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对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中医药企业(包括豁免许可单位),杨水文建议,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规模等进行经营,禁止伪造、变造、转让经营许可证;同时制定管理计划,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落实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属于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应定期按照月度、年度上报经营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