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活力满满

全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各区县因地制宜,发展起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走进潼南区寿桥镇染房村珍珠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悉心管护珍珠蚌幼苗,这个基地采用“鱼蚌共生”的养殖方式,每年4月,投放鲤鱼、鲢鳙等鱼苗,鱼类排泄物为珍珠蚌提供养分,而珍珠蚌排出的物质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4至5个月后鱼类便可上市,年产量达10万斤,年收入预计60至70万元,珍珠蚌的成活率和珍珠质量也将得到明显提升。

潼南区寿桥镇染房村珍珠养殖基地负责人吴文东说:“目前基地已投放珍珠苗25万只,预计明年4月份就可产出销售,年销售额能达到300万元。下一步,还将积极拓展直播开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忠县三汇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起黄精产业,这段时间黄精迎来大丰收,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挖,目前当地黄精种植面积近500亩,产值超过2000万元。在奉节县吐祥镇燕子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燕子村种植羊肚菌500亩,带动村民户均增收3万余元。

奉节县吐祥镇人武部长潘洋介绍,他们引进龙头企业来发展羊肚菌产业,集体经济组织占股30%,每年保底分红利润的6%。

四月的武陵山区春意正浓,在秀山县妙泉镇大田村辣椒种植基地,成片的辣椒基地已完成起垄、覆膜,村民们正忙着移栽辣椒苗,订单种植方式,让大家不愁销路。

秀山县妙泉镇大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兴军告诉记者:“我们提供土地种植,他人包销售。去年种了20亩地,收入还比较可以,今年就搞了接近100亩。”

在荣昌区直升镇道观村雷竹种植基地,十余名工人分散在竹林间,将一颗颗新鲜的竹笋收入背篓中,这些竹笋主要销往重庆中心城区和四川成都、眉山等地。这段时间,大足区珠溪镇宝冲村近千亩藠头也喜获丰收,当地通过“花生+藠头”轮种,使原来每亩成本不到2000元的土地,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大足区珠溪镇宝冲村党支部书记蒋怀强表示,宝冲村有180余户村民参与藠头种植,种植面积达800余亩,总产值近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