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11年后,何家荣回到村里干起了大棚蔬菜,准备大展拳脚发展现代农业。很长一段时间,何家荣起早贪黑,没少遭罪,蔬菜还卖不上好价钱。就在2019年初,这样的被动局面得到彻底扭转。
如今,订单拿到手上了,何家荣才开始安排农作物种植。他开始有了幸福的“烦恼”,“现在农产品根本不愁卖,只愁不够卖,这才是现代农业的效率嘛!”
怎么把荒地变成宝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种养殖中的销路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跟着记者一起到峰高街道凤凰村一探究竟。
管理蔬菜基地
返乡创业 既当“鸡司令”又当“种菜哥”
早上9点多,何家荣骑着三轮车,熟练地通过比车轮稍宽一些的小路。他要把提前备好的200多斤红薯、青菜叶和苞谷米,运到鸡舍给400多只鸡喂食。
一到鸡舍,鸡群立马围拢来。喂食后,何家荣挨个查看鸡窝捡鸡蛋,遇到一只鸡紧紧护住自己的窝,何家荣被逗乐,“你看,这个‘鸡妈妈’要啄我,不要我捡蛋。”
很难想象,一个“北漂”11年的80后青年,没有任何养殖经验技术,干起“农活”来却能如此乐在其中。
何家荣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出生于峰高街道凤凰村。20岁那年,他只身去了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北漂”之路,做过建筑工,当过推销员,还自己创业开过公司,日子也算过得去。在外打拼那段时间,何家荣一直默默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了解到荣昌近年来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一直在外面‘漂’着也不踏实,就开始有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4年,结束“北漂”生活的何家荣回到村上,开始拿起锄头,帮着父母干农活。村民不想种的地,何家荣一一“捡”过来自己种。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仅仅采购各种农机设备就花了10多万元。
何家荣说自己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喜欢研究种植过程中的各项难题,每年都要试种各种蔬菜品种,全靠自学,“要创业更要有创新,才能脱颖而出。”一年下来,他粗略地算了笔账:试种10亩地的水果玉米,收益5万元,“钱虽不多,但让我很有成就感,增强了我继续搞农业的信心。”
村里出了个年轻的种植户,很快,峰高街道农服中心的帮扶就跟上了。什么项目适合做?哪些政策可以享受?逐一落实。
经街道农服中心考察研究,凤凰村3社交通、地形和水源条件较好,推荐何家荣发展现代农业。在政府的协调下,统一流转土地83亩,并为何家荣争取到15万元的政策补助,又向农业担保公司信用贷款20万元……在家乡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何家荣不仅发展了大棚蔬菜,还在荒山上养殖了400多只乌骨土鸡,他也因此成了村里远近皆知的种养殖大户。
给生态乌鸡喂食
订单农业 种子没下地销售合同已到手
“传统的销售方法,辛苦不说,还卖不起价钱。”回想起以往卖菜的经历,何家荣长叹了口气。
凌晨1点过,周围一片漆黑,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般的疼,何家荣顾不得这些,把衣服紧紧地攥了下,他必须尽快把备好的蔬菜运到批发市场。何家荣说:“运气好,两小时卖完,要是去晚了,一车菜都得‘烂’在自己手里。”
两年多的时间里,这都是何家荣搞蔬菜种植的“日常”。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怎么才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何家荣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了这个设想,2019年初,何家荣上网查资料、看农业新闻,一门心思找出路。终于,他了解到“订单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这种模式,在种植前就解决了销路问题。我们先去找到客户,拿到订单后,再安排种养殖……”
两个月前,何家荣去了一趟厦门,和一家农业公司商谈订单农业合作,已经和对方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外,何家荣还和永立百货、荣昌部分企业签订了订单合作协议。
“订单有多大,生产规模就有多大,这样的模式下,我们不会盲目扩大规模,搞农业也实现了稳扎稳打。2019年销售收入比上一年至少提升了20万元。”何家荣对订单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何家荣已经注册商标“青盼”、“大家种”,并成立农业公司,通过种植水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未来几年,何家荣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以上,并通过订单回收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产销协同。
在地里勤劳耕作
共享农场 现代农业也可“玩”出新花样
何家荣对农业“新玩法”的探索,还在继续。
近日,何家荣正在加紧完善“共享农场”的方案,他已经流转100余亩土地,即将准备实施方案。
“农业种植过程中,我们发现市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虽然有各类有机蔬菜,但终究不是自己种的,也不能完全放心。”何家荣说。
多方了解后,何家荣把目光瞄准了共享农场,这是订单农业的另一种玩法。
什么是共享农场?何家荣说得头头是道,“有点像QQ农场,土地以单元格的方式认领,市民可认领土地自种、自收,也可以让我们代为管理,市民通过APP线上监控整个生长过程。市民可以亲自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农耕活动,吃上自己劳动得来的纯天然绿色蔬菜。”
有趣的是,何家荣和团队还设计了一些延伸项目。客户不仅能通过手机监控,还能实现手机浇水、灌溉和可视化的“5G+智慧农业”的情境式开心农业体验;后期还将开展一些篝火晚会、野营、烧烤等附属服务,增加农场的娱乐性;打造成农作物自然体验教育基地……
只要敢想敢做,农业也可以变得很好“玩”。对于未来,何家荣还在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就应该是这样,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土地用好了,就能让人更轻松、有更大回报。希望通过我们的项目,让更多人享受现代农业的便利,体会到当‘农民’的乐趣。”
(作者: 郑光慧)
(作者单位: 荣昌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