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渝中区劳技基地与成都师范附小首次联动,开启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云课堂”。
“你们知道这些花样繁多、制作精美的羽毛毽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渝中区手工羽毛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骏和羽毛毽第六代传人刘佳两位老师在渝中区劳技基地通过“云端”课堂向成师附小的同学们介绍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的制作工艺。
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地按照老师的方法把精心挑选的羽毛,根据大小、颜色,均匀地插到毽子的底座上,并通过底部铜钱的大小来增减毽托配重,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毽子在他们手中诞生啦!同学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毽子向“云端”的老师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充满了自豪感。
“这是我第一次制作羽毛毽,太有意思了,我要把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踢毽子。”成师附小二年级7班的赵悠然开心地说。当同学们还沉浸在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中时,“云端”的老师开始展示花式踢毽了,平踢、磕踢、拐踢……教室里又响起了阵阵掌声。
渝中区劳技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堂云端连线的课程,将劳技基地的特色非遗劳动课带到了成都,为两地非遗文化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