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面条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南北各异。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臊子面,甘肃的牛肉拉面,安徽的板面,陕西的裤带面,山东的打卤面,延吉的冷面……云阳县,一个小麦产量可忽略不计的地方,却承包了全国70%的鲜面条市场,实在令人叹服!
据记者了解,目前,云阳从事面条加工的从业人员超20万人,开办的面坊超过6万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多个县市,每年创造产值600多亿元。
杠子面发源于巴阳峡两岸,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巴阳先民用石碾盘将麦子磨成面粉,再用竹杠将面粉反复压打,制成面条,故名“杠子面”,杠子面是巴阳峡纤夫必吃的面食之一。
云阳县委书记陈道彬表示,云阳人加工面条,做面食有历史、有传承。一根面,串起两个云阳县;一碗面,唤起美食千千万;一把面,牵起千亿产业链”的理念,办好“云阳面食文化节”系列活动,持续做靓云阳面工“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做响“云阳面”“董老肆包面”“云阳羊脚脚”“云安羊杂”等地标美食品牌,每年打造云阳面食标准店100个以上,形成“云阳早面”百亿IP品牌。
“做面如做人,都是一场修行。杠子面,意味着我的人生一辈子都要跟它打交道,离不开了……”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杠子面传承人刘益,和面结缘已有20年。
刘益在26岁之前,一直从事木雕艺术,根本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与面扯上关系,直到2016年初,外公离世前想吃一碗杠子面却没能吃上的遗憾,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感到传统文化被丢弃后没人去做了,就想把它捡起来。也是从那时候起,他想尽一切办法要把那碗老一辈味道的杠子面重新做出来。
刘益对杠子面的做法一窍不通,好在他姑姑是做餐饮服务公司的,给了他一个拜师学艺的门路。从认识面粉到做包子馒头,再到上手做杠子面,刘益慢慢摸索,步骤很繁琐的时候,他就记笔记,不时翻看。
一个月以后,刘益从他姑姑手中接过爷爷那根竹杠子,摸着竹杠子上被时间侵蚀过的痕迹,他能感受到爷爷在岁月长河中坚守的初心。“我喜欢老的技艺,看到杠子面技艺面临失传,觉得太可惜了。我们家的手艺还是应该传承下来。”
“做面如做人,都是一场修行。一面一世界,面是一生,一生是面”。为传承好杠子面,2016年底,刘益在重庆江北区鲤鱼池建新东路开了第一家杠子面馆——刘一点重庆杠子面。面馆虽然只有十平方米,但对于他来说,已是心满意足。
和许多创业者一样,上天并没有眷顾刘益。开业第一天,他只卖出了8碗面。“这8碗面还有一半是熟人过来照顾生意。”当记者和他聊到为何会把面馆开到鲤鱼池建新东路没有人流量的地方。他说,以前这是长安厂的老式澡堂所在地,这边有长安厂的记忆在,杠子面是老传统的手工面,都是有一种情怀,所以选择在那里开店。
靠着一份情怀去开店,最终的结局往往都是这样。开店还没有多久,刘益就因收益惨淡而关闭了他人生第一家杠子面馆。刘益说,这些年,他前前后后开了有四五家店。但是他到现在还是认为,开店只是他谋生的一种手段,传承老味道才是自己最大的梦想。
如何将杠子面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一直是刘益一直放不下的一件事。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当年刘益的爷爷刘官贤从巴阳走出来把杠子面带到重庆,如今刘益又带着杠子面回到巴阳创办杠子面传习所。“走得再远,也终归还是要回到家乡。”云阳是中国的面业之乡,云阳鲜面占据全国七成市场,全国70%的面工都是云阳人。这给刘益传承扛子面找到了适合开花结果的土壤。
今年,刘益通过巴阳镇招商引资回到他日思夜想的故乡,在巴阳创办杠子面传习所,并带学徒。“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就是栽下的希望,原汁原味地传下去是我们后人的责任。”刘益说。
始终保持一颗匠心,坚持全心投入一件事,是极其难得的一件事。但刘益依然坚守初心,用心做好每一碗面。坚守传统,保持最初的味道,这是刘益的坚守。
他表示,他要把这份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把手工杠子面的技艺传给更多的人,让杠子面走出国门,也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