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我市已有9项科研成果直接用于临床诊断和救治康复
重庆两款试剂盒获批上市
3月4日举行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我市全力推进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等问题进行了通报。
推动复工复产,全市卫健系统组建两支服务团队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夏沛通报,全市卫健系统组建了两支服务团队,切实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化健康服务。
一是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服务的防控技术服务团队,由各区县抽调卫生健康委、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组建,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服务;
二是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的复工健康服务团队,由各地抽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组成,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服务。
据悉,复工健康服务团队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集体预约+分期分批集中办理”或“分时段预约+自行前往办理”的方式,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各区县严格实行健康证明互认。
防控技术服务团队则根据辖区企业分布情况,分片包干,按照“不漏一厂、精准对接”的要求,指导企业规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加强外地来渝务工人员隔离医学观察指导。
重庆两款试剂盒获批上市
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军通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全力推进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已有9项科研成果直接用于临床诊断和救治康复。其中包括重庆两款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正式投入临床应用,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抗体检测试剂盒由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派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
该产品初步研发成功后,先后在我市4家定点救治医院,完成了282例核酸阳性确诊病例和402例核酸阴性的疑似病例临床验证和扩大临床研究,证明了试剂盒在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是稳定、可靠的。
截至2月26日,该抗体试剂盒已在重庆、湖北等地累计完成13532例样本测试,其中1362例新冠确诊病例,结果显示IgM灵敏度为93.7%,特异性为99.4%;IgG灵敏度为89.6%,特异性为99.2%。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发项目负责人黄爱龙介绍,试剂盒具有采样安全、操作便捷、量大速快、成本低廉等特点。他说,核酸检测需要获取患者的咽拭子、鼻拭子等各种不同的样本,而抗体检测只需要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对检测人员来讲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
目前,负责生产的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组装了50万份的试剂盒投入市场。
陈军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实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专项,安排4批57项应急项目,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下一步科研重点,将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开展协同科研攻关,加强与周边省市协同创新,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在公共卫生和疫病防控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
日产医用口罩80余万片,医用防护服1000余套
市药监局副局长罗莉通报,我市医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持续扩能,现已能日产医用口罩80余万片、医用防护服1000余套。
罗莉通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药监局配合国家药监局完成2个三类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应急审批;根据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权限,完成2种医疗机构制剂和11家企业17个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应急审批,完成17家企业19个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备案。
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建立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做到生产企业申报材料一次递交、技术审评部门对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的现场检查合并一次完成,即办即批,尽量压缩审批时限,推动产品加快投产上市。
截至3月1日,我市有5家医疗防控物资企业实现扩产,有21家企业顺利转产医疗用防护产品并投产。目前,我市日产医用口罩80余万片,日产医用防护服1000余套。
(记者 余虎 杨铌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