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江北公安“江小警云课堂”普法进校园

以“小”课堂解锁“大”安全

3月31日,正值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自创普法品牌“江小警云课堂”线上线下同步启动,走进重庆蜀都中学,通过沉浸式情景模拟、趣味互动游戏等新颖形式,为学生们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

微信图片_20250401082403.jpg

微信图片_20250401082359.jpg

“江小警云课堂”安全教育课线下课堂(江北警方 供图)

活动还没开始,警察小熊、“警花”钥匙扣、“平安”小布袋、“反诈”气球等陈列的奖品就提前调动起活动的氛围。“这个视频我在网上看过!拒绝校园欺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校园欺凌的‘绝缘体’!”活动一开始,主题为《“警”防校园欺凌 守护青春暖阳》的第32期“江小警云课堂”普法视频就紧紧吸引着100名来自蜀都中学学生的目光。

课堂现场互动并领取礼品(江北警方 供图)

随后,禁毒知识科普、反诈技巧传授、心理健康辅导三大主题轮番上演,为青少年送上量身定制的“安全防护锦囊”。

微信图片_20250401082410.jpg

禁毒知识科普现场课(江北警方 供图)

“口香糖、邮票也可能是毒品伪装!”大屏幕上陈列的10余种日常可见的“食品”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高潮,当宣讲民警李虹揭晓不法分子可能将大麻酚等成分掺入“跳跳糖”时,台下接连响起惊叹声。学生们在一问一答的互动游戏中学会辨别“邮票毒品”“毒奶茶”等新型毒品的伪装,建立起“不轻信陌生人、不接受非常规包装食品”的防范意识。

“有同学知道右美沙芬是什么吗?”随着宣讲民警的提问,“OD”即“药物滥用”这一概念呈现在课堂上,李虹进一步解释道: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例如,右美沙芬是一种常见的止咳药,但如果大剂量服用,会产生“上瘾的快感”,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微信图片_20250401082417.jpg

民警和孩子们互动(江北警方 供图)

“药品滥用与上瘾成性仅一线之隔。”李虹特别强调,“大家一定要记住三个绝不:绝不自行加量服药、绝不为提神滥用药物、绝不分享处方药。”

“免费游戏皮肤扫码领?代练上分要账号?这些都是诈骗分子的诱饵!”宣讲民警吴雨航直击中学生群体高发的游戏交易、刷单兼职等诈骗套路。在“反诈乒乓球”环节,学生们边颠球边应对民警抛出的“灵魂拷问”:“接到‘警方’转账电话怎么办?”“立即报警!”随着乒乓球划出的抛物线,反诈知识在紧张刺激的攻防演练中深入人心。最后,吴雨航为大家送上“防诈锦囊”:时刻绷紧防范之弦,不点击、不透露、多核实。

微信图片_20250401082420.jpg

现场开讲反诈宣传课(江北警方 供图)

针对青少年情绪管理难题,活动特别设置“击鼓传花”心理辅导环节。“考试焦虑时我会深呼吸三次”“朋友情绪低落时要主动倾听”……同学们在游戏中畅所欲言,分享应对压力的“独门秘籍”。民警还系统介绍了心理健康热线、校园心理咨询室等求助渠道,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搭建“安全网”。

“恭喜你回答正确,可以去娃娃机那里获取抓取警察小熊的机会!”。“我拿到了!这可比网上那些‘免费送’真实多了!”抽中警察小熊的王同学兴奋地说道。

微信图片_20250401082425.jpg

互动有礼——现场抓娃娃活动(江北警方 供图)

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对禁毒和反诈的认识,也提高了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授课过程中,民警与同学们开展多样化互动,通过趣味化“小”课堂解锁具象化校园“大”安全,助力青少年扣好“法治纽扣”,为平安校园建设增添新动能。”重庆蜀都中学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负责也赞不绝口。

(  作者:江兆程   作者单位:江北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开云官网(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开云官网(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开云官网(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